不足:分组不固定,每一种流程由于分组人数的不同,需要重新分组,使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并不强;模拟环境操作较简单,且每一种流程具有相似性,不能给学生提出挑战,学生积极性减弱;理论教学与模拟环境不一致,导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改进: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实践环节也应该是一个逐渐强化和深入的过程,本人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改进分为四个层次:模拟环境感知,分组竞争,拓展实验和企业实践。
模拟环境感知:在模拟电子商务系统中,学生初步体验企业业务流程,以及各种角色之间的协作;分组竞争:明确了业务的电子化流程之后,各小组之间基于不同的目标开展竞争,比如教师可以设定交易量目标,或者物流配送效率目标;拓展实验:这一环节需要和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有效合作,如电子银行课程,学生可以在电子银行的模拟实验中,感受到网络支付的流程,理解电子商务中的商流和资金流的实现过程。同时也与课堂教学相互呼应。企业实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到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比如,侯马市经济开发区作为山西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深入企业学习提供了保障。
2. 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
现象:当前,考试成绩成为多数高校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学生以应付考试为主要学习方式,不注重知识的运用,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很优秀,但求职就业并不具有竞争力。山西财经大学的电子商务毕业生中,曾经有参与项目设计/网站设计经验的不足5%。
不足:在学生就业中,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或者项目经验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教学实践中,缺乏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任务驱动型的实践要求,学生没有动力也没有目标;同一专业的多门课程之间,没有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机会,学生形成了考完一科丢掉一科的分块的理论体系。
改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抛锚式教学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抛锚式教学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注重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
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推广“项目驱动型”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4~8人的学习小组,以问题(锚)的形式,将每个阶段的目标分给各小组,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解决以后,提出下一个目标(锚),这样每次都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合作和改进,教师更灵活,学生也更有学习动力。每一门后续课程都这样一直传承下去,学生养成不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不断地完善了各小组项目成果。
“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将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合作和设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地区“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全国奖项。
通过多重实践环节的改进,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深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灵活、更有效率;学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电子商务系统管理能力、商务策划能力、营销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能力都有巨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