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学完《电子商务概论》理论课后,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加深对电子商务环境的认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B2B、B2C的交易过程,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能力。
该模拟实验要求每个学生轮换扮演角色(生产厂家、零售商、客户、海关、银行等),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易,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步骤的操作。该模拟实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B2C 实验 ;第二部分 B2B 实验(国内贸易);第三部分 B2B 实验(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概论实验课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教学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室内模拟系统的仿真操作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真实演练,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在组织、管理和运营电子商务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
|
检索文献资料,对关键词进行组合查询并比较分析结果,分析检索目标、路径及采用不同搜索引擎等对搜索结果的影响。
|
|
|
|
|
完成B2C交易,包括居民、商店、物流公司、银行四种角色的注册、申请证书、开设银行帐号、各自的前后台管理等操作。
|
|
|
|
|
分别完成B2B交易中的国内贸易部分和国际贸易部分,包括申请证书、生产、备货、发货、财务账款往来、办理进出口业务中的各种手续等操作。
|
|
|
|
|
完成C2C交易,包括拍卖方和竞拍方在C2C网站上注册、网上竞拍、竞拍成功网下交易等操作。
|
|
|
(1)实验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应实验,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
(2)实验课中,学生应服从实验教师与实验室管理员安排,自觉保持实验教学秩序;
(3)实验报告是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实验过程结束后,必须按要求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5)实验1和实验4使用互联网网站提供的电子商务平台,要求学生拥有校园网的上网账号。
一、教材系列化、教学数字化。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本课程采取层次化教学思路,特别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加入大量案例教学;对教材进行改进,努力结合本课程和学生实际。并制作CAI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教学内容系统化。本着加强基础、跟踪新技术、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将新东西融入教学内容中,使该课程更具有前沿性。
三、梯队合理,人员年轻化,教学、学术水平较高。教学队伍共10人,由老中青教师组成,其中50岁以上1人,30-45岁6人,30岁以下3人,平均年龄34.8岁,45岁以下占90%;课程组成员都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教授、副教授4人,占40%;博士2人,占20%;硕士7人,占70%。大部分教师具有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的相关经验,具有较深厚的学科基础和科研造诣,同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具体技术方法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梯队结构较合理、科研实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课程组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科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